南财学子挑战苏绣 寻访“守艺人”针尖上的岁月

紫金山乐学帮
2018-07-25 12:36
+关注

"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这是“诗仙”李白描绘古代绣女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一幅幅精美绣品在绣女的飞针走线间跃然而出。苏绣小队绣荷花.jpg

7月15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同学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组成苏绣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一同来到了“薛金娣刺绣艺术馆”,在姑苏秀郎张雪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为期5天的苏绣创艺传承的学习之旅。mmexport1532010199625.jpg

劈线、穿针打结、起针、收小针......这些看着老师做起来再简单不过的步骤,同学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却“如临大敌”。“在家中从来没有做过针线活,从来没有穿过针,第一次穿只有平常我们看到的针的1/3的细针真是‘大眼瞪小眼’,头晕眼花,针都被我绣弯了。”小队成员吴冰告诉记者,在刚开始学习苏绣的时候,光是穿针就花了整整5分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穿针”只是第一关,“引线”还在后头。“针是从背面还是正面插进去、线怎么打结”穿好针的小队成员,面对着描好西瓜的扇面无从下针。“唉,我在古代可真不能做大户小姐,要忙着绣花,穿针就是一个大问题,我可不行。”有同学开玩笑自嘲着,虽然嘴上说着不行,但手上还是绣针不停。苏绣小队绣西瓜.jpg

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同学们手中的“西瓜扇”也都终于有模有样了,小队成员封勤勤说:“这一天下来,脖子都有点疼了,要是那些大件的双面绣作品绣完,不得落下一身毛病。”队员在学习的时候劈线,将一根丝线劈成1/16。成员赵宇说:“第一天劈成1/2还算简单,现在劈成1/16到最后已经看不见线了。”张雪老师介绍说,“苏绣大师们一般用的线是一股线的1/32,肉眼几乎不可见,只有迎着光凭借丝线的反光进行制作。费眼费时,可想而知。”姑苏秀郎张雪老师教学 .jpg

姑苏秀郎张雪老师教学

随后的两天,苏绣小队在前一天学习套针的基础上,又新接触了乱针绣、滚针和打籽。将苏绣和日常饰品结合在一起,制作女孩子们喜欢的胸针。各自挑选喜欢的图案,确定颜色,配线,劈线,绣完,裁剪。

在学习基本秀法之余,队员还在苏绣工作室密集的绣品街走访了50多家店铺,对商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了解苏绣产业的现状,绣品街上的苏绣店基本上都是5年以上的老店。其中一家店的店主告诉我们,“现在制作苏绣的手艺人四十岁以下的很少见,更多的是中老年人。”另一家店内,小队发现店内绣品大多是大件,而且只有两种——装饰画和扇子。店主爷爷告诉小队:“苏绣不同于普通的十字绣,制作繁琐,所以中、大件苏绣作品的价位一般以千开头,更不乏上万的巨幅大作。来这里买绣品的大多是30-40岁的人,他们一般买回家作为装饰客厅的物件。” 在一家由年轻人经营的苏绣店铺,店铺商品主要是在网络上进行销售。店主表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也应意识到,苏绣行业或许也可以利用当下火爆的电商行业将苏绣之秀美带给更多客户。”

学习归来,队长马冬梅表示:实践队伍将和姑苏秀郎张雪老师保持长久联系,每年去苏州学习更多一点苏绣的手法,做出更多的作品,一步步积累,同时将在“微时光.益课堂”等志愿活动中将传统苏绣带进大学、中学和小学,做起苏绣“守艺人”,挑起创艺传承之担,让苏绣回归生活。”

紫金山记者 朱婧琦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