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
关注

各省对于生态林业的重视程度如何?中国《生态林业蓝皮书》在宁发布

紫金山新闻
2020-05-29 17:09

我国森林面积有多少、森林覆盖面多少、人工造林面积多少、各省份对于生态林业的重视程度如何、林业产出多少……5月29日,《生态林业蓝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2019~2020)》在南京林业大学发布,对生态林业发展进行定量评估,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我国生态林业发展现状、趋势、地区经验和政策实施等展开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制定生态林业发展政策,开展生态林业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

总体指数年均增长8.5%,生态林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2011-2017年,我国总体生态林业发展指数从31.57跃升至51.63,增长了64%,年均增长率为8.5%,生态林业发展指数呈现高速稳定增长态势。在地区发展方面,生态林业呈现长江、珠江流域省份发展指数较高,西北、东北地区发展指数偏缓的情况。

从各项生态保护工作对指数的贡献来看,人工造林是我国生态保护最重要的措施。人工造林指数从2011年的2.75上升至2017年的3.52,上升幅度为28%;退耕还林指数增长幅度最大,从2011年的0.31上升至2017年的0.51,增长幅度为65%。

《报告》指出,经过国家数十年的森林生态保护事业推进,适宜树木生长、改造难度较低的区域大多根据规划完成。目前退耕还林与人工造林全面进入攻坚期,下一阶段的造林区域集中在气候严酷的地区。进一步加大森林生态保护的资金、科技投入,确保森林生态林业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增强财政投入和确保林区群众收入增加成为目前森林生态保护的主要努力方向。

林业产出年均增长28%,科技带动第三产业贡献度高

《报告》显示,在全面限制天然林砍伐的背景下,林业产出受益于第三产业及带动产业的高速增长,指数从2011年的3.72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15.64,年均增长幅度为28%,远高于其他经济产业类型增长幅度。林业产业发展呈现集中于华南、东部地区,同经济发展高度匹配。值得注意的是,像黑龙江、吉林等林区大省的林业产出反而不高,体现出林产品深加工和林业第三产业在中国北部林区发展速度较慢的特征。

通过对各地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林业第三产业比重的综合测算,得出中国林业产出效率结果:从2011年的6.55上升至2017年的13.33,年均增长率为12.6%,林业产出依托科技含量提升和产业规模发展,实现了林业产业效率的提高。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仍然处于较低的产业水平,具体表现在产业聚集度低,林业高端品牌和深加工程度低,林业产品技术与工业设计应用较少,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高附加值森林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等方面。在限伐禁伐的背景下,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林业产业再造、升级,推进生态林业形成合理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实现第一产业收入多元化,第二产业科技含量提高,第三产业服务覆盖范围加大,是生态林业产业升级的主要任务。

江苏森林资源总量不占优势,但林业产业走在前列

《报告》显示,江苏省森林资源总量在全国来说并不占优势,但是在可持续发展和林业产业方面江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作为非森林资源丰富地区,江苏因地制宜重视林业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兴林富民、特色明显、优质高效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

2018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6272亿元,同比增长7.02%。江苏以4739亿元位列全国第六。

为提升林产品科技含量,江苏省各级林业、科技、农业开发部门积极引导产学研结合,加快实用林业科技研究、开发和推广。像南京林业大学在江苏地区开展的以杨树为主的木材加工业、林木种苗花卉、银杏等特色林产品生产与加工、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与综合利用、森林生态旅游等产业工程,极大地带动了全省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增添了新的活力。

“该蓝皮书填补了我国林业发展评估方法的空白,为生态林业政策制定、学术研究提供了支撑和参考。”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缪子梅介绍,蓝皮书由该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研创,是研究院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希望发挥学校林科特色,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业发展提供南林智慧。”

通讯员 方彦蘅 南报融媒体记者 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