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脱贫村“摘帽以后”—高淳临湖村拔掉穷根子,轻装奔小康

紫金山新闻
2020-01-12 18:01
+关注

进入小寒,南京连续阴雨,为这个冬日更添一丝湿冷。尽管天气寒意逼人,可记者10日驱车探访南京最后一个脱贫村——高淳区阳江镇临湖村时,却已感受到村里抢抓机遇谋发展的可喜变化:水网纵横间,白鹭翩飞,蟹塘正在翻晾,苗木积蓄着拔节生长的力量。

上午10时,临湖村支部会议还在热烈进行中,村支部书记孙爱牛等人正在谋划新一年村里的“三件大事”:完善路网、制定发展规划、上马新的“造血”项目。

临湖村因水而兴,也因水而贫。临湖地处高淳区阳江镇北部,东北接石臼湖,东南毗邻固城湖,西部与安徽省当涂县隔河相望,全村河道纵横,水面面积达到1000亩。说因水而兴,全村1200多户居民中,300多户从事螃蟹养殖,日子过得还算红火;说因水而贫,是因为这里属于圩区,除了河道别无资源,村集体收入缺乏稳定来源。

依水的临湖村。依水的临湖村。

2018年,临湖村集体稳定性收入93.8万元,未达到市规定脱贫标准,被列为“全市最后一个未脱贫村”。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划定的扶贫标准及建档立卡数据公布情况,我市没有省级经济薄弱村。不过,我市自加压力,按照村级稳定性收入低于100万元标准认定了200个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并明确2020年确保所有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脱贫。

“戴着‘最后一个未脱贫村’的帽子,我们村总支班子压力山大,”孙爱牛回忆说,在这之前,村党总支其实就召集老支书、老党员多次开会,讨论如何壮大村集体收入。摘帽脱贫,成了村党总支2019年的工作总基调。

为了帮助“全市最后一个未脱贫村”如期顺利脱贫,市、区、镇三级联动,迅速展开帮扶。缺少收入稳定来源,市区联动送来了“造血”资金——市农业农村局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紫金农商银行支持200万元,高淳区政府、阳江镇政府各配套支持100万元,村里利用这500万元购置高淳区螃蟹城门面房,每年可获15%的固定收益。

江宁区交通建设集团跨区伸来援手,出资20万帮助临湖村购买苗木,在杨家湾废弃荒地建设了20亩苗圃基地。苗圃基地主打乌桕树种,记者10日探访时,近千株乌桕苗木裹着一层“厚棉被”,已经长到接近3米高,仿佛一排排挺立的哨兵。“明年9月,苗木就可以移栽,一棵市场价可以达到1000多元。”临湖村主任杨志开心地说。

杨志向记者介绍20亩苗圃基地情况。杨志向记者介绍20亩苗圃基地情况。

要想富,先修路。高淳区交通局送来了道路帮扶计划,去年8月开始,临湖村入村主干道——1300米长的走北线启动扩建,原本坑坑洼洼的柏油路翻新扩建成了6米宽的水泥路,蟹农下田、运输螃蟹的道路更加畅通。

临湖村修葺一新后的村内道路。临湖村修葺一新后的村内道路。

道路修好,美丽乡村建设也顺利推进。去年,村里打造了走马埂美丽乡村宜居村,市里奖补80万元,市农业农村局补贴120万元,自然村铺设了新水泥路,清理了脏乱差,建设了美丽庭院,小村庄梳洗一新,清爽整洁。

临湖村美丽庭院。临湖村美丽庭院。

看着走马埂的变化,村民孙月虎竖起大拇指点赞。“环境变美了,大家看着舒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干部冲在一线,夜以继日,大家都很感动。”

干部、群众一心,其利可以断金。在市区镇村四级努力下,2019年临湖村成功“摘帽”——2019年村级门面出租租金收入6万元,高淳经济开发区标房投资收益24万元,区螃蟹城投资未满一年,拿到了45万元收益,加上村转移性收入90.4万元,2019年度临湖村稳定性收入达180.7万元。“明年,我们村集体收入应该可以突破200万元,在阳江镇26个村中进入前列。”孙爱牛告诉记者,“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村里还拔掉了思想上的穷根子,村党总支统一了思想:缺少资源不可怕,有市区镇多方支持,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就一定能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摘了“贫困帽”,轻装奔小康。2020年,是江苏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临湖村脱贫后,村党总支将带领村民大步奔小康。记者获悉,临湖村今年准备攻坚3件大事,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沧杨线、大杨线,并和走北线连接,真正打通10公里村级主干道;制定村里未来10年发展规划,未来将瞄准水乡特色,打造水乡特色旅游村;上马新的“造血”项目,今年将依托胜利圩、永胜圩的土地,发展塑料大棚产业。

“临湖村有不少村民在外地承包土地种蔬菜,如果能将这些大户引回来,村里就多了一个蔬菜产业,既可以带动村集体增收,还可以促进农户就业。”谈起未来,孙爱牛信心满满。

南报融媒体记者 周爱明 范杰玉/文 段仁虎/图 卫韬/视频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