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
关注

旧木料变身“童乐园” ,南林专业课里的价值引领

紫金山新闻
2020-01-08 14:38

先到“天宫”摘个桃,再下“东海”打个滚……近日,一群特殊的小嘉宾受邀来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材料与结构》的课堂上,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给上这门课程的大哥哥、大姐姐来“打分”。

设计不是纸上谈兵

《材料与结构》是该校园林院开设给大二、大三年级同学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能否既有效、经济的控制材料结构、性能和形状是每个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执教这门课程的程云杉老师介绍说,“设计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希望通过理论讲授+沉浸实践的方式,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建立基本的工程思维方式。”

抱着这样的初衷,程云杉带领学生开始了一个大胆的实践:每年围绕一个主题,以木、竹为原材料,打造微缩版的儿童乐园。“彩虹的夏天”“十一生肖”“捣蛋鬼的秘密基地”……活动进行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受“国漫潮”的影响,今年设计的主题为“大圣归来”。

同学们分为14个小组,每组7-8人,根据《西游记》中的经典桥段,自主设计一个可供儿童游戏的互动装置。于是乎,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被大胆地放置在空间中并得以实现:

把木板锯成云朵的模样,两侧打孔绑上高低不一的麻绳,想要摘取“仙桃”,得先学会从这摇摇晃晃的“云宫”中穿行;竹竿象征“金箍棒”,大小不一的皮球则代表蟠桃,当“妖魔”来袭,得先学会用杆杆原理“投桃伏魔”……同学们脑洞大开的创意让现场的大小朋友都直呼“过瘾”。

为了保证游戏效果,同学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了设计,画草图、用硬纸板制作简易模型,几易其稿,直至落地施工。“这次跟我们惯常做的景观设计还是有些不一样,毕竟是要有人真正参与其中的。”大三学生郭子豪说,“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教育性、趣味性、人文性等因素,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适合小朋友的游乐空间。”

好不好玩要让“用户”说了算

“既然小朋友是这些游乐设施的使用者,那么他们的使用和满意程度就是我们考核作品的重要依据。”程云杉决定将作品的评分权放给这些小评委们。

“别看他们年龄小,但是他们的意见对我们很有启发。”大三学生黄少坡说。他们组设计的装置叫做“抉择”,是用木结构和彩色玻璃纸搭建了一个迷宫。“虽然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预留了1条成功的‘逃生’通道,但是到了现场发现,小朋友们很聪明,他们自己开发出了一些新路子,着实令我们很惊喜。”

更为惊喜的是,今年这群小嘉宾们的身份也很特殊,他们都是南林教职工子女。原来在活动落地之前,程云杉找到校工会,希望可以以亲子游戏的形式,让教职工带领适龄子女前来参加。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校工会、校工会女工委员会和女高知联谊会的大力支持,共有70多组家庭报名参加。

在泰山中心幼儿园读中班的武骏铭是当天第一个来参与游戏的小朋友。“一个小时全部通关,”他的妈妈、南林大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陶文娟开心地说,“第一次带孩子在校园里参加由我们大学生动手打造的‘儿童乐园’,通过游戏看到大小朋友之间有益的互动,很有意义。”

“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南林大工会主席李琴说,“让教职工在休闲活动中释放压力,让孩子们在娱乐活动中激发潜能,让家长和孩子在亲密互动中提升亲子关系,助力建设一个温暖、幸福的南林大家庭。”

专业课找到思政切入点

“《材料与结构》是一门‘硬核’专业课。”程云杉说,这两年,在学校“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影响下,如何将专业课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为此,他可没少花心思。

首先想到的就是材料的循环使用。做一整套的“儿童乐园”,即便是微缩版的,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木、竹等原材料。为了节省原料、低碳环保,程老师提前就和同学们声明,除了必要的零部件外,在课程设计中不允许购置新的原料。如此一来,同学们就要靠把上届学长学姐的作品拆掉之后重新打磨再循环使用。“拆解的难度不亚于我们再设计一个作品,”参与课程的同学都笑言,“因为原材料非常的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在动手之前就提前在脑海中构思好,尽量降低材料的无效消耗,让每一根木头都能为我们所用!”实践证明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做法,通过对材料的循环使用、变废为宝,既是对同学们专业学习能力的一场小检测,更是对他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一次再强化。

其实,程老师的课程在南林并不是个案。如今全校上下正在进行着一场育人理念的改革。在2019年6月,学校教务处出台的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二十八条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深入挖掘每门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设计和优化课程的各个环节,把更能体现“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落实到每门课程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

“专业课加上思政元素,就像加了催化剂。课堂效果反而比之前更好了,这是之前没想到的。”程云杉说。

通讯员 方彦蘅 南报融媒体记者谈洁